• 中國童裝網

    時裝零售帝國ZARA的奧秘:與頂級時尚品牌“做鄰居”

      在一個炎熱的夏日,快時尚品牌ZARA創始人、西班牙第一女富豪羅薩莉婭?梅拉(Rosalia Mera)倒下了。8月14日,這個精力充沛且略帶些嬉皮風格的女強人在地中海梅諾卡島度假時,突發腦溢血身亡,享年69歲,所幸最后一刻身邊有她的女兒桑德拉的陪伴。這個消息震驚了全球時尚界。朋友回憶,她平?;盍λ纳?,一個月前在飛機上巧遇時還談笑風生,絲毫不見歲月的痕跡,甚至不讓人幫她搬行李。

      梅拉的一生以ZARA揚名,她通過這個企業開創了一種新的服裝業運營模式,把傲慢的時尚界攪得天翻地覆,全世界只要是她看上的服裝,哪怕只是T臺上的驚鴻一瞥,30天內就可以讓它以不到原來十分之一的價格擺滿全世界的ZARA商店,讓最新潮流變成街頭撞衫。

      這個誕生于西班牙港口城市拉科魯尼亞的企業,穿越整個歐亞大陸,在中國也投下了厚重的影子,在國內各大商學院的MBA課程里,ZARA早已成為教科書級的案例。

     

      令西班牙女性瘋狂的內衣裁縫

      羅薩莉婭?梅拉1944年1月28日出生于西班牙港城市拉科魯尼亞的城鄉接合部,那是一個工薪階層聚居的社區。

     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,二戰的戰火將整個歐洲拖入經濟崩潰的邊緣。戰時西班牙雖然沒有保持中立國地位,但是由于長期的內戰而舉國凋敝,就像戰后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《偷自行車的人》所描述的那種悲慘的社會景象。梅拉因為家庭困難,連中學都沒有上就開始工作養家。她在一家時裝店干縫紉活,梅拉很珍惜這份工作,不久就成為店里的行家里手,顧客盈門。在店里忙的時候,梅拉也會客串一把售貨員,通過收銀,梅拉看到了售價與成本之間厚厚的利潤,意識到她的手藝可以賺錢,而且可以賺不少錢。對于手工型的縫紉店來說,手藝是最高的行業門檻,跨過去后,店面、原料、客戶似乎都不難尋找。與其為店主打工掙一點微薄的薪水,還不如為自己工作。

     

      梅拉22歲時邂逅了阿曼西奧?奧特加(Amancio Ortega),奧特加比梅拉大6歲,當時在城中的一家襯衣店工作。兩人對于服裝、設計、創業有著難得的默契,不到一年,熱戀中的兩人就結婚了,并創立了一間小型服裝公司GOA,這間夫妻店謹慎地銷售自制服裝。

      戰后,西班牙獨裁者弗朗西斯科?佛朗哥利用美蘇矛盾,奉行親美反共政策得以維持,軍隊和天主教是政府的兩大支柱,濃厚的天主教氛圍下,女性的著裝十分保守,但愛美是女人的天性,戰時英美大批女性走進工廠勞動帶動了女權主義風潮在歐洲興起。商店櫥窗里擺放的高檔進口性感內衣,深深地吸引著西班牙女性。梅拉與丈夫看到了這一趨勢,在新婚的起居室餐桌上開始仿制性感的高檔女性內衣,用從巴塞羅那買來的質地略差但價格很便宜的面料縫制,然后以比原價低得多的價格出售,他們甚至整個周末都在琢磨不弄皺衣領的衣服折疊方法。

     

      梅拉與奧特加的家庭生意吸引了大批客戶,即使這些內衣、睡衣只能在家里穿,女人們也趨之若鶩,而她們的丈夫也愿意為此慷慨解囊。梅拉可能還不知道,她已經開啟了日后ZARA帝國賴以成功的“快時尚”商業模式:敏銳把握、了解時尚的動態,模仿其中的精髓,大批復制,用平民化的價格迅速出售。

     

      一流的設計、三流的價格

      旺盛的市場需求極大增強了梅拉夫婦的信心,只憑梅拉的雙手顯然不能滿足顧客的需求,兩人以合作社的形式,在梅拉的故鄉拉科魯尼亞,組織了上千婦女一起加工既時尚又廉價的內衣和睡袍。

      1975年,他們在西班牙拉科魯尼亞開了第一家服裝店。也正是在這一年,獨裁者弗朗西斯科?佛朗哥去世,胡安?卡洛斯一世登上王位,實行君主立憲制,結束了西班牙長達四十年的獨裁統治。人們漸漸大膽追求解放與個性,這家新店的創立無疑選了一個最好的時間。

     

      為了給服裝店起一個好聽的名字,兩人頗費了一番腦筋,本來他們從當時一部流行電影《希臘人左巴》中汲取靈感,準備把一手創辦的服裝品牌命名為“左巴”(Zorba)。但不巧的是,服裝店附近一家酒吧搶先用了該名,梅拉夫婦只好退而求其次,將服裝店命名為與“左巴”拼寫相近的“ZARA”。

     

      創業初期,梅拉夫婦認識到囊中羞澀又天性愛美是西班牙女人們的共同特點,堅持制作既美麗時尚又價格低廉的服裝,這成為奠定ZARA成功的品牌基因。

      ZARA將只能由富人享受的時尚服裝平民化了,變成所有社會階層都能負擔得起的消費,建立一個像麥當勞一樣的大眾化時尚品牌。從此,ZARA開始踏上以“快時尚”著稱的瘋狂發展之路,并在數十年的時間里逐漸成長為享譽全球的時裝帝國盈迪德(Inditex)集團。

     

      ZARA賴以吸引顧客的關鍵可以總結為“一流的設計、二流的面料、三流的價格”,但一流設計的創意在服裝行業本身就是稀缺品,再加上ZARA海量的產品需求—每年要推出上萬款新產品,它對時尚設計的胃口極大,這就使得ZARA不得不到全世界去尋找最新、最好的時尚服裝設計,從別人的杰作中吸取養分。

     

      為獲得最新的設計信息和源源不斷的時尚靈感,梅拉與奧特加以及他們雇用的設計師,像“空中飛人”一般,穿梭于巴黎、米蘭等地的各種時裝發布會之間,或者出入各種時尚場所,參加各種時尚派對。他們被ZARA稱為 “Cool Hunter”(“酷獵手”),專門捕捉當下最流行的時尚元素,并把獲得的最新服裝時尚信息迅速反饋回總部,供后方團隊分類別、款式及風格進行改版設計,重新組合成屬于ZARA的全新產品主題系列。

     

      通常,流行時裝品牌一年推出的產品款式是2000到4000款,而ZARA每年要推出12000多款新產品,這些新產品是從它的設計團隊超過4萬款的設計中選出來的。對于大牌設計師來說,這簡直是不可想象的,但對ZARA來說,只有這樣才能填滿ZARA工廠和店鋪的龐大胃口。設計得越多、越快,借鑒的成分必然會越多。在歐洲,一些頂級時尚服裝品牌很不喜歡ZARA,因為他們的頂級服裝設計剛剛在新品發布會上展示過,沒過多久,ZARA生產的類似款式產品就已經鋪滿了全世界。

     

      ZARA將它的這種運營方式稱之為“三位一體”,即“設計師”、“市場專家”、“進貨專家”共同確定設計款式。設計師和“時尚觀察者”先通過收集時尚信息,設計師處理這些信息后,進行分析、整理和歸類,然后歸納出這一季最時尚的設計特點,手繪出圖樣;設計師帶著圖樣與“市場專家”、“進貨專家”組成商務團隊討論草圖,對圖樣進行巧妙的修改和完善,使設計看起來具有原稿的精髓卻又有很多不同,同時又能與ZARA一貫的設計風格相一致,以此規避抄襲痕跡;最后“商務團隊”具體執行,他們根據數據庫中確定的設計信息確定什么時候投入生產,使用什么面料、什么顏色、生產多少、成本與售價等具體要求,并形成指令交給生產部門。

     

      ZARA的運營模式使它成為大牌設計師的噩夢,ZARA就像一個沒有頭腦靈魂但運轉飛快的機器,它的模仿無疑會使他們的奇思妙想貶值。時尚本就是速朽的,ZARA加速了時尚死亡的過程。2008年,法國知名女鞋品牌克里斯提?魯布托(Christian Louboutin)的標志性紅底高跟鞋推出后,極受歡迎,摩洛哥公主Caroline、湯姆?克魯斯的女兒都是它的忠實粉絲,雖然售價超過1000美元一雙,仍在名流云集的好萊塢掀起了一股紅底鞋的狂潮。而ZARA的模仿款售價不超過100美元,克里斯提?魯布托將ZARA訴至公堂,控告ZARA假冒和不公平競爭。魯布托打贏官司,但在后來上訴中卻又輸了。上訴法院稱ZARA和魯布托的鞋并不相似,消費者不至于彼此混淆。一場亂戰,ZARA毫發無損。但也并不是每次都這么幸運,ZARA惹惱過不少大牌設計師,每年ZARA都需要為此向一些頂級品牌支付幾千萬歐元的罰款。但這些罰款與ZARA賺到的錢相比,無足輕重,因此,ZARA繼續我行我素。

     

      服裝大牌對ZARA不勝其煩,而中小型服裝品牌對ZARA更多的則是羨慕,積極仿效。據中國的業內人士說,ZARA的方法大家都想學,但是比較難,國內沒有一家服裝公司有錢能請得到那么多設計師,而且還有錢讓他們滿世界衣履光鮮地參加各種時裝發布會,這需要雄厚的資金力量作為支持。

     

      在非議和贊美聲中,ZARA一路高歌猛進,其母公司盈迪德集團業績也節節攀升,2009年首次超過之前全球最大的美國服裝零售商GAP,一年后它又超過了H&M集團,成為世界服裝零售商的老大,從2009年到2011年的連續3年時間里,盈迪德分別實現銷售額110.48億歐元、125.27億歐元和137.93億歐元,旗下除了ZARA外,還有Bershka、Massimo Dutti、Stradivarius和Oysho等品牌,在全世界86個國家設立了超過六千家店鋪。2006年,ZARA進入中國,在上海南京西路開了中國首家旗艦店,5年后在國內的分店開到了一百家。如今,在北、上、廣等國內大中城市的大型商場中,不難發現ZARA的身影。


      江湖武功 唯“快”不破

      身為“快時尚”代表品牌,ZARA深知時間作為時尚的相關因素是多么重要,“快”是ZARA神話中最顯著的特征。據說,ZARA的襯衣從設計師到專賣店只要兩個星期,比它的競爭對手快12倍。ZARA的一款產品從設計直至運送到商店貨架,平均只需花10到15天的時間,與時裝界6到9個月的平均標準形成了強烈反差,這也正是ZARA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原因。每次巴黎、米蘭的秋冬走秀完畢,大牌的設計剛剛完成訂單階段,ZARA已經把本季的最新元素搬到了各地門店里。

     

      ZARA奉行“每周都要更新產品,才會吸引忠誠顧客再次購買”的經營哲學,每周一定會有新品上市,商品的替換率非常高,各店陳列的每件商品通常只有幾件庫存。某一款式因為熱賣而缺貨是常有的事,即使如此, ZARA也不會大量增產同一款式的服飾。

      多款少量是ZARA的商業模式,更新率高也是為了避免供過于求的危險,ZARA—周內進幾次貨,大部分商品在店里陳列的時間不會超過兩周。相當于向顧客傳達一個信息:“數量有限,欲購從速”,以此達到饑餓營銷的目的。顧客永遠要追著ZARA的新品步伐,每周來到ZARA都有新鮮感。據統計,ZARA的顧客光顧專賣店的頻率大約為每年17次,是其競爭對手的3-4倍。例如ZARA在北京大悅城的一家店,一年上28次新款,幾乎兩周一次,這就意味著整個供應鏈設計、生產、物流、銷售兩周就被折騰一次。“9?11”恐怖襲擊的兩周內,ZARA將紐約門店內庫存從馬術主題迅速轉換成黑色主題,令艷麗的第五大道為之汗顏。

     

      ZARA還具備龐大高效的物流體系和信息化的處理方式。其產品大都是由自己的工廠生產,產品最終都集中于ZARA龐大的物流中心,每小時處理60000件衣服,每件衣服都有數字身份證,從這里打包運往全球各家門店。歐盟國家以卡車運送為主,24小時內即可運達連鎖店;日本、美國等較遠的國家,以空運為主的方式配送。那些超過兩周還沒有賣出去的商品會被清理出來,運回總部。

     

      服裝行業一般在一季開始之前,會將預計銷售量的大部分一次性投入銷售終端,而ZARA只投入不到五分之一,等到季節真正開始,則關注市場變化,見風使舵,根據銷售情況追加或變換款式。在ZARA遍布全球各地的門店里,店員還需要時刻記錄顧客對產品的意見,比如“這個衣領圖案很漂亮”、“我不喜歡口袋的拉鏈”,打烊后,店員會立即盤點,將當日貨品銷售情況、客人的購買與退貨數據,當日產品熱銷排名等進行匯總,并及時匯報到總部,進而影響下一步的生產計劃。ZARA每種款式的存貨量比競爭對手低,而且季節末期需要打折出售的產品相對要少。所以當各大品牌都開始以極低的折扣甩賣過季服裝時,ZARA很少參與,因為根本沒有多少存貨可供甩賣。2012年是中國服裝業的寒冬,僅22家A股服裝類上市公司第三季度的存貨總量就達到了382億元,全行業庫存讓中國人白穿3年都穿不完,這些庫存每天都在貶值,最終會把企業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。此時,人們又把目光投向了低庫存高周轉的ZARA。李寧、美特斯邦威等都在研究ZARA,反思自己。

     

      與頂級時尚品牌“做鄰居”

      與頂級時尚品牌“比鄰而居”是ZARA的獨特市場策略,這一策略也被精明的奧特加稱之為“油污模式”:即每登陸一個新市場,ZARA都會先在大城市中心區域的最繁華路段開店,然后再把觸角伸向較小的市鎮,在不打廣告的情況下讓品牌影響力輻射開去。“這就像一滴油在織物表面慢慢延展的過程。”

     

      于是,在全世界名店林立的大街,都可以看到緊挨著大牌奢侈品店鋪的ZARA門店。不管是紐約第五大道、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、米蘭的艾瑪紐大道、東京的澀谷購物區,還是北京的大悅城、來福士,ZARA比鄰的全是路易威登、香奈爾、迪奧、普拉達、阿瑪尼等世界大牌,這些大牌無形中提升了ZARA的品牌價值,無需廣告,也會沾染了與大牌差不多的光環。ZARA的高管也認為門店就是ZARA最好的展示廣告,把資金花在頂級的選址上非常超值。

     

      當然,ZARA門店從裝修風格到產品陳列,也極為考究,不惜重金與大牌看齊,這種做法就是要突出ZARA相對于大牌的比較優勢:一流設計、三流價格。這也能滿足消費者的炫耀心理:在第五大道這樣的地方購物,不用支付昂貴的價格,也能獲得同樣的光鮮漂亮以及滿足,還有什么不出手的理由?

     

      ZARA的迅速崛起讓其成為全球商業經典案例,老牌奢侈品集團LVMH時尚總監帕特(Daniel Piette)稱它為“全球最具創意也最具破壞力的零售店家”,哈佛商學院則將“歐洲最有研究價值的品牌”名號授予它。ZARA模式成為快時尚品牌們爭相學習的對象,許多競爭對手也在猛挖ZARA的墻腳,不少從ZARA走出的人在競爭企業的主要任務就是復制ZARA。有人稱一個“泛ZARA”的時代已經來臨。

     

      但梅拉和奧特加的婚姻卻沒有與事業一道進步,1986年他們離婚了,梅拉售出了自己名下大部分股份,只保留了不到7%。即便如此,隨著事業的蒸蒸日上,梅拉仍是全球最富有的女人之一。福布斯2013年榜單顯示,梅拉的凈資產已經達到61億美元。雖然由她一手創立的ZARA在全球不斷擴張,她自己卻始終生活在故鄉西班牙拉科魯尼亞。梅拉和前夫奧特加一樣,很少拋頭露面,更別提接受媒體采訪,在西班牙的財富圈子里,幾乎過著隱士一般的生活。功成名就后,梅拉一直保持著單身狀態,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公益事業上,她有一子一女,兒子患有精神疾病,梅拉創立了基金會,致力于為殘疾人尋找到合適他們的工作,幫助生理或心理缺陷的人融入社會。

     

      她的前夫奧特加則至今握有59%的盈迪德集團股份,名下的資產超過570億美元,2012年他取代股神沃倫?巴菲特成為世界第三大富豪。

      如今,盈迪德集團的業績早已超越美國的GAP、瑞典的H&M、日本的優衣庫,成為全球第一服裝零售集團。截至2012年10月,集團已在全球82個國家有著將近6000間的服裝店鋪,職員超過十萬人,每年生產的服裝高達8.4億件,設在拉科魯尼亞的集團總部直接控制著面料、剪裁、縫制等制衣環節,控制著參與設計、制作和物流的100多個公司。

     

      近年來,年事已高的奧特加宣布退休,由48歲的巴勃羅?伊斯拉接任董事長,梅拉意外去逝后,ZARA母公司盈迪德集團在官網上發表聲明稱:“(我們)失去了一名為公司創立與發展作出諸多貢獻的人,在這極為困難的時候,集團希望向梅拉的親友給予誠摯慰問。”第一代創始人相繼隱去,ZARA以后將如何面對設計大牌對“抄版”的防范和同類“高街品牌”企業的追趕,是擺在繼任者面前的難題。

    相關文章
    姓名: (*必填) 
    電話: (*必填) 
    地區:
    地址: (*必填)
    內容: (*必填)
       允許推薦給同類客戶
     
    • 大人的紅色世界,寶貝也能跟上
    • 杰米蘭帝圣誕暖色搭配集 將潮流變成一件溫暖的事
    • 溫暖相伴的快樂,海貝童裝是最好的禮物呢!
    • 寶寶去哪兒?走出家門,才能離夢想更近!
    • 飄雪冬季,時尚達人修煉手冊!
    • 疊穿小撇步,“造型神經”興奮起來!
    • 雙11爆款清單來啦~寶貝冬日必敗潮搭!
    • 久久童裝 | 2016少兒模特大賽完美落幕
      關注微信
      中國童裝網二維碼

      關于我們 | 點石新聞 | 版權聲明 | 客服中心 | 訂閱雜志 | 點石理念 | 服務項目 | 誠聘英才 | 組織架構  | 友情鏈接 | RSS 訂閱 | 網站地圖

      閩ICP備15011415號-1  《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》閩B2-20110003  企業注冊號:3505812301341  

      Copyright©2005-2016        中國童裝網 51Kid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Contact:service@51kids.com  

     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  品牌推廣,招商咨詢  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  資訊發布,新聞投稿  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  展會合作,友情鏈接  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  客戶服務,資料修改  

      把女的下面扒开添高潮H小说,国产精品久久,粉嫩小仙女扒开双腿自慰,人人人澡人人人妻人人人少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