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中國童裝網
    專題
    你的位置:網站首頁 > 兒童模特 > 家庭教育 > 家長要怎么說孩子才會聽

    家長要怎么說孩子才會聽

    童裝網】 【字體: 】 【打印】 進入論壇

          【中國童裝網】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成了一個問題,兩代人之間不再暢所欲言,取而代之的是父母“嘮叨”、“啰嗦”和“指責”,而孩子對父母也從無話不談,轉向“回避”、“抗拒”,溝通的橋梁斷裂。心理精神科專家認為,感覺和行為之間有直接的聯系,只有孩子感覺好了,自然會通情達理。而父母常犯的錯誤是忽略孩子的感受,甚至加重了孩子的消極情緒。時間久了,父母和孩子的隔閡越來越大,直到沒法溝通了。專家表示,解決兩代人之間的溝通問題其實很簡單:承認并接納孩子的感受!

      4步幫孩子克服消極情緒

      每個人都有脾氣,孩子也一樣。當孩子在幼兒園、學校、朋友那兒遇到“郁悶”的事時,他就想找一個人傾訴一下,比如孩子在學校弄丟了鉛筆,回來就告訴媽媽:“今天我的紅色鉛筆弄丟了。上廁所之前,它還明明在桌子上,等我回來的時候,它就不見了。”此時,媽媽開始嘮叨:“我早就告訴過你,自己的東西要保管好,你還真是笨,連自己的東西都保管不好。”原本孩子只是想要告訴媽媽自己丟了鉛筆,發泄一下自己失望的心情,不料還被媽媽罵了一頓,心情更加糟糕!你想,這孩子以后再遇到事情還愿意告訴媽媽嗎?

      廣東省人民醫院心理精神科副主任醫師戚元麗說,孩子的消極情緒最多來自父母的態度。當孩子遇到問題與父母溝通時,做家長的首先要幫助孩子克服消極情緒,接受其感受而不是指責和抱怨,其中有4個要點值得家長注意———

      (1) 認真傾聽孩子的話。作為父母,不用急著為孩子找解決辦法,也不用大聲訓斥,只要耐心地傾聽,就能贏得孩子的心。

      (2) 用“噢”、“嗯”、“我知道了”之類的話語認可孩子的感受。

      (3) 把孩子的感受用恰當的詞語表達出來,比如當孩子訴說自己的紅鉛筆丟了,媽媽可以說:“很可惜,那可是你很喜歡的鉛筆,你現在很失望吧?”

      (4) 借助想象滿足孩子的愿望。其實在訴說過程中,孩子自己就會平靜下來,意識到自己的問題,自己找到解決的辦法,更重要的是,他能意識到爸爸媽媽是自己的親密伙伴,是值得信賴的人。

      以接納的語氣和孩子溝通

      “媽媽,我要去同學家玩。”“不行,你作業還沒做完。”在孩子提要求、提想法的時候,家長可能早已給孩子安排好了“生活日程”。因此,在孩子不聽家長安排時,實際上是兩者之間在需求上存在矛盾。

      戚元麗說,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,父母自然會擺出“家長”的姿態:一切得聽我的安排,忽視孩子內在感受。于是,太多的“不”字從家長嘴里說出來,這樣一來,溝通的效果自然不佳。那么,家長如何既堅持自己的原則,又不帶來“沖突”呢?

      戚元麗認為,合作首先是從尊重孩子開始,學會尊重他的想法。如果能以接納的語氣來溝通,少用“不”字,而是多提供一些信息,必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比如孩子要去同學家里玩,媽媽可以說:“再過5分鐘就要吃晚飯了。”或者盡可能用“可以”來代替“不”,例如孩子要去玩滑梯,媽媽說,“可以,當然可以,吃了午飯再去。”這樣就明顯減少了矛盾和沖突,在心理上,孩子更容易接受。

      當然,與孩子溝通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,當家長忍不住發了脾氣,也要告訴孩子自己的感受,比如說:“你這樣胡鬧,媽媽心里很難過。”家長也要學會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。

      少管孩子,鼓勵自立

      “你今天在學校都做了什么了?”“老師今天表揚你了嗎?”孩子一到家,家長就提一連串的問題問孩子。要不就是在寫作業的時候,爸媽開始嘮叨:“你坐直了寫作業??!”,“你看你,又在東張西望、磨磨蹭蹭”??傊?,孩子的一舉一動全在家長的眼皮底下,在家長的“監控”之中。面對這樣啰嗦又“包打聽”的家長,孩子自然反感。

      實際上,家長完全可以當孩子是獨立的個體,鼓勵其自立。當孩子對家長的依賴感降到最少時,才能使其成為具有責任感的人。

      戚元麗提醒家長,更多的時候,要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機會,尊重其付出的努力。鼓勵孩子善用外部資源,比如從同學、老師、朋友那里得到幫助,只有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,親身經歷各種問題帶來的滋味,孩子才能逐步成長。

     

     新聞來源:羊城晚報       本網整理編輯:小魚
     歡迎品牌、企業及個人投稿,投稿請Email至:Consultation@51kids.com
    標題:
    正文:
    匿名發表
    把女的下面扒开添高潮H小说,国产精品久久,粉嫩小仙女扒开双腿自慰,人人人澡人人人妻人人人少妇